痛并快樂著的家宴

發布時間:2017-12-01 11:23閱讀次數: 次
分享到:

記得粱實秋曾說過:“要想一日不安,請客;要想一年不安,蓋屋;要想一生不安,娶姨太太。”設家宴,雖然很忙,人也很累,但圖的就是舉家歡慶的氛圍,賓客盈門的喜慶,親朋好友的熱鬧,小孩子的歡蹦亂跳,大人們的舉杯暢飲。

“桌上一瓶老酒,桌邊幾個老友,桌下一條老狗……”這是父親那一輩上了年紀的人喝酒最喜歡的氛圍,不拘形跡中透露著舒適隨意。余生也晚,暫時還達不到那個境界,不過“大宴無味”也確實是個事實,經常出門在外應酬赴宴的人,愛說的一句話就是“住大酒店,吃小館子”,住當然是住豪華星級酒店最舒服,吃呢,揀個干凈有特色的小館子,點幾個對胃口的小店招牌菜,與幾個男男女女朋友,羅襦襟解,班荊道故,猜三度四,伊其相謔,當此之時,何樂如之!平時沒事看文人寫吃喝,也大多是對美味小吃、故鄉風味的津津樂道,很少有對大宴的描述,估計也是覺得大宴實在吃著太累吧。前幾年,電視紀錄片《舌尖上的中國》風靡一時,那上邊介紹了各地的風味小吃,小孩子一邊看電視一邊不由自主的要啃遙控器,大人也會兩頰發酸牙齦發癢——愛吃畢竟是人的天性。

 前年的中秋節與國慶,兩節幾乎是連在一起,因為剛搬了新家,為賀喬遷之喜,兄弟姊妹,親戚朋友,單位同事,紛紛要來家慶賀一番,廚技雖有限,熱情價更高。于是乎著手準備,好在平時經常留意《天天美食》之類電視節目,書柜也有十幾本圖文并茂的美食專著,更主要是作為資深吃貨,大小宴席時有經歷,所以,雖未經專業廚師訓練,但做幾樣拿手菜不成問題。

“紅燒牛肉”曾得到過四川籍戰友的真傳,他們家祖上三代都在嘉陵江邊開餐館,他指導購買的郫縣豆瓣醬,(因現在市場上仿冒品牌太多,買不到正宗的郫縣豆瓣醬,就燒不出純正的川味),紅燒各類肉食,川味特別正。麻婆豆腐,回鍋肉,這兩道川菜經典,也早已練就了十多年,不講爐火純青,也差不多了。記得有一次老家來了兩個親戚,我燒了一個川味紅燒蹄膀,一大海碗,這爺倆不僅吃的精光,最后連碗底湯汁都用來拌飯了,那個鮮美至今他們還懷念呢。當然最拿手的還是本幫土菜;泥鰍煮掛面,白米蝦糊,白米蝦炒辣椒,干碴肉等等。

當然菜要想燒得好吃,第一步就是要挑上好的原料:紅燒牛肉必須挑連筋帶皮的牛肋條,牛健只能用來鹵制五香牛肉;燉老雞湯必須是散放的隔年以上的正宗土雞;魚最好是水庫魚或巣湖魚,味道鮮美且無異味,精養魚塘的魚雖然便宜,但千萬不能買。豬肉要來自大豬最好是本地的大黑豬。這些食材不是太難買。為什么?長期買菜,早已與市場內的幾個販雞的,賣肉的,買魚的攤點關系熟絡,需要時節,提前一天打個招呼第二天去拿就成。一般不跟他們講價,只要求品質盡善盡美,一定要如我所愿。我有個叔伯,今年88歲了,過去地(di)主家大少爺出(chu)身(shen),我從他那里(li)學到(dao)一個經驗,那就是(shi)(shi)對引車賣漿者不(bu)要吝惜小(xiao)錢,你大方一點,他們(men)也會很仗義的(de)(de),所(suo)謂(wei)“仗義每從屠狗(gou)輩,負(fu)心多是(shi)(shi)讀書人”——畢竟是(shi)(shi)長期的(de)(de)主顧,他們(men)也不(bu)會不(bu)顧下次的(de)(de)狠宰一刀。火(huo)到(dao)豬頭爛(lan),錢到(dao)事情辦(ban),你花了物(wu)有所(suo)值的(de)(de)價(jia)格(ge),當然能買到(dao)滿(man)意的(de)(de)東(dong)西。

從采買到洗摘,再到烹、炸(zha)、煎、炒,在(zai)家請客的確是(shi)(shi)(shi)忙(mang)的不亦樂乎,甚至(zhi)是(shi)(shi)(shi)精疲力(li)竭。豈止是(shi)(shi)(shi)一(yi)日(ri)不安,經常是(shi)(shi)(shi)提前多日(ri)就(jiu)要著(zhu)手準備。但(dan)普通人家的生活,不就(jiu)是(shi)(shi)(shi)在(zai)這樣(yang)偶爾的忙(mang)碌中(zhong)透著(zhu)歡喜,忙(mang)碌中(zhong)圖個熱鬧。特別是(shi)(shi)(shi)逢年過節(jie),家家戶戶,炊煙裊裊,香漂四溢。盡管(guan)平(ping)日(ri)里清湯寡(gua)水,粗茶淡飯(fan),但(dan)親(qin)戚來(lai)(lai)(lai)了,朋友來(lai)(lai)(lai)了,客人來(lai)(lai)(lai)了豈能不奢侈一(yi)回(hui),持家過日(ri)子講(jiang)究(jiu)的就(jiu)是(shi)(shi)(shi)情禮,掙下的就(jiu)是(shi)(shi)(shi)個面子。